热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平台 > 廉政讲坛
"四个不能"金针度人
作者: 来源:区纪委(监委) 发表时间:2018-01-03 浏览人数: 分享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谈到干部作风时强调,应该明史知理,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要带头树好廉洁自律的“风向标”,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这“四个不能”,犹如金针度人,令人豁然开朗。面对各种风险和诱惑的考验,经常校正坐标,内省检视,慎独慎微,洗涤污垢,对领导干部来说,是告诫提醒,更是关心爱护。

  如何防止官员贪污腐败、政权失去民心,在历朝历代都是难题。因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由勤俭败由奢”……为政箴言俯拾皆是,不绝于耳。可以说,很多经验的获得,都是以惨痛教训为代价的。这恐怕也正是总书记所说“明史知理”的重要含义。

  梳理这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例,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官员陷入腐败泥淖往往肇始于某一次人情往来或某一件具体事情,但绝不会是什么“一时不慎”“一时糊涂”。仔细研读这些案例,往往可以找到将人引入歧途的思想源头。

  ——在“公与私”问题上,有些人假公济私游山玩水,损公肥私奢靡享乐,公私不分请客送礼,化公为私报销家用……思来想去,绕来绕去,就是离不开一个“私”字。私心过重又没有节制,一旦掌握大权必助燃私欲“爆棚”,这断无例外。

  ——在“是与非”问题上,有些人党员意识淡薄,人格操守丧失,站不稳脚跟,挺不直腰杆。没有对错,没有黑白,没有原则,没有准绳,甚至视投机取巧为本事,用实用主义当指导。抱着这种心态干下去,迟早走上庸懒散奢乃至贪腐之路。

  ——在“义与利”问题上,有些人对孰先孰后、孰大孰小、孰重孰轻等的认识,已经彻底颠覆。不讲信义,要谋利益;不讲情义,要争高低;不讲正义,要抢权力;不讲道义,要讲势力……见利忘义必然唯利是图,以邻为壑。

  ——在“家与国”问题上,有些人公开欣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歪理邪说,不仅以自身不正带了坏头,更纵容亲属子女,搞什么“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一人当官、全家涉腐的现象,并不鲜见。

  “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这四句话,揭示了贪腐现象的源头所在,指出了拒腐防变要害所在。说明,领导干部“三观”总开关出了问题,是致命的大病。思想决定行动,“三观”导引选择。对领导干部而言,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公与私”“是与非”“义与利”“家与国”这些为官从政的关键问题,就很难过廉洁自律、拒腐防变这一关。如谓不然,请看那些落马贪官,哪一个不是在铁窗之中咀嚼苦果,后悔当初的“颠倒”“混淆”“模糊”“放纵”,把自己的一切彻底葬送,甚至把家人推进火坑。一旦真的醒悟就会发现,公私分明、立场坚定、道德高尚、廉洁奉公,这才是实话真话和有用有益的话。

  辞旧迎新之际,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明确要求,“要增强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构筑起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这些要求,条条都有思想作风建设的现实针对性,条条都是总书记的谆谆教导,饱含良苦用心。这些对中央政治局同志提出的要求,同样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学思践悟。

  新的一年,我们应该做得更好。(米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