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一半的红蜡烛——追记在抗凝冻灾害中以身殉职的
贵州省开阳县永温乡纪委书记李彬
在历史罕见的凝冻灾害中,他坚守一线26天,没有回过一次家;路滑难行,他靠两条腿步行进山,给老百姓送去急需的物资;除夕之夜,他终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猝然病倒,献出年仅34岁的生命……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题记
2008年的开年,注定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一场罕见的特大冰冻雨雪灾害天气,从北向南,雪压黄河,冰凝三湘,凝冻横扫黔中大地……
灾情就是命令。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部署下,各地迅速打响了抗灾救灾的硬仗。
在这场巨大的灾害面前,在冰天雪地之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行动起来,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把抗灾救灾作为最重要的任务,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涌现出了无数党和人民的好儿女,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可歌可泣……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永温乡纪委书记李彬,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为了抗灾,他坚守一线26天,没有回过一次家;路滑难行,他靠两条腿步行进山,给老百姓送去急需的物资;除夕之夜,他终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猝然病倒,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献出了年仅34岁的生命……
李彬走了,他以年轻的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李彬走了,他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英雄壮歌!
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彰显一名党员干部的公仆本色
2月11日,贵州省开阳县城。冰雪皑皑,愁云低沉。
上午10时许,护卫李彬灵柩的车辆从贵阳缓缓驶来。早已等候在开州大道两旁的上万名群众,胸戴白花,庄严肃穆,迎接李彬回家。
“人民的公仆李彬一路走好!”
“李彬你是开阳人民的好儿子!”
“李彬书记,我们永温老百姓永远怀念你!”
一条条横幅表达着人们的无限哀思,一双双泪眼传递着人们的深情怀念。
万人的队伍中,有李彬的同事,有他的领导,更有那些沿着几十里山路自发赶来的老百姓。李彬去世的消息是在凌晨3点传到永温乡安大村的,也就是从那一刻起,苦草组的凌凡勇等几位村民就开始动身赶往县城,他们沿着李彬曾走过的山路,连摔带爬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
“雪凝最严重的时候,是他给我们送来了抗灾物资。进村的路那么难走,他都来了。今天,我们也要来见他最后一面。”凌凡勇说。
“村民有啥困难他都记在心上,李彬书记把我们当亲人,我们今天也要来送他这位亲人。”永亨村的罗登琼泪水涌落,一颗颗地打在手里的横幅上。
3公里的街,车队走了半个小时。
为李彬送行的还有开阳县百余辆自发赶来的出租车和大客车,它们挂着白花一辆接一辆地加入到送行的车队中,排成一条长龙。
……
2月6日,农历除夕,正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已坚守抗灾一线26天的李彬,仍然在忙碌着。
早上8时,李彬吃了一碗甜酒粑当早餐后便从乡里出发,前往自己包片负责的安大村。车子开出不久,便因路面积冰被迫停下。他与同事徒步走了两个多小时,来到安大村洋汪组,为村民朱廷学、皮林海、何关均等送去慰问信及蜡烛、米、油等赈灾物资。
2月17日,当记者重走李彬走过的这条道路时,盘山路两边山上半坡半坡被冰雪压折的树木,仍然令人触目惊心。车子开到一半就无法前行,记者只得冒雪踏着泥泞,步行半天,才来到安大村洋汪组。
“除夕那天,李书记给我们送来了蜡烛和电池,还祝我新年快乐。”在朱廷学破旧的、墙上贴满旧报纸的家里,他的女儿、残疾人朱金美回忆说,“他经常来看望我们,对人特别亲热。没想到这么快就去世了。好想他。”
走出朱金美家,记者一行互相搀扶、连拉带拽,好不容易爬上一个高坡,来到了低保户何关均家。
“李书记一进门就问我有米吃没有,有困难给他讲。看我衣服单薄,他随即把一件棉大衣送给了我。”57岁的何关均长期患肺气肿,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得病以来,亲戚都没有这样关心过我……”两行热泪淌过何关均的面颊,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同行的永温乡人大专职副主席况俊告诉记者,除夕那天,李彬从朱廷学、皮林海、何关均家出来,又踏着冰雪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上小河组贫困户家中慰问。当发现村民李绍武家生活困难后,他当即掏出100元钱,让李绍武拿去买点年货。
“大年三十,李书记都没有回家过年,还在走村串户,给我们送来这么多东西。李书记给我的钱还没花呢,怎么就走了呢?”李绍武哽咽着说。
当天15时30分左右,李彬刚回到乡政府便听说,坤建村毛力沟组村民因持续停电无法打米。还没来得及休息,他便立即驱车前往。在得知该村养殖大户丁志强家有一台发电机却没有柴油后,李彬马上返回乡政府,购买了75公斤柴油送往丁家。
38岁的丁志强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天寒地冻,我们家又在山坡上,路上结满了冰,车上不来。一大桶柴油,他和驾驶员连滑带摔地提上来,摆在我家门口就走了。当时也不认得他,后来才晓得,他就是年三十累倒住院的李彬书记。”
傍晚,李彬给妻子杨春秀打了个电话。
“他说乡里要加班,除夕不能回县城来陪我,让我代他问候父母。他还说,凝冻结束后,他会回县城给我们娘俩买新衣服。”杨春秀回忆道。
19时许,李彬回到乡政府,赶忙到各站所察看救灾物资发放、职工在岗情况。
一个小时后,李彬再次回到办公室。永温乡党委书记许忠看他头发、胡子上都是冰碴子,脸上冒着虚汗,喘着大气,想让他休息一下,就一把拉住他说:“回家看看吧,老父亲住院开刀都没去探病,今天是年三十,回去尽尽孝道。”
反复劝说,李彬终于同意,回一趟花梨乡老家。
“他进门大概是晚上9点多,当时就觉得他精神特差,简直坐立不安。一碗饭下去,很快吐了出来,人当时就快要倒下去了。”李彬的二哥、52岁的李朝林回忆说。
李彬随即被送到医院。当晚11时许,经开阳县人民医院诊断,李彬是突发脑溢血,必须立即开颅抢救。
据李彬的主治医生介绍:“李彬的病情属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像他这样的情况很少见,事前不可能没有明显征兆,很大程度上是长时间工作过度疲劳引发的。”
“在送李彬去医院的路上,他还说:‘我要回永温,休息一下就好了。’没想到,这竟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李朝林泣不成声。
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谱写一曲感天动地的精神壮歌
“李彬包片负责的安大村,在永温乡的五村一社区中,最为偏僻高寒。往返一趟要比去附近的村寨多付出两三倍的辛苦。但他毫无怨言,从来都是抢着干急难险重的活。”许忠告诉记者。
1月12日以来的这次特大雪凝自然灾害,致使地处开阳县高海拔地区的永温乡20余天气温持续在零下4度以下,地面积冰40毫米以上,一度造成交通中断、电杆倒塌、通讯受阻,大面积农作物受损。灾害严重影响了永温乡群众的生产生活。
灾害发生以来,李彬始终战斗在抗凝救灾第一线,铲雪凝,察灾情,运送救灾物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最艰苦的地方,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都活跃着他的身影。
“1月16日,李彬担心因凝冻停电影响安大村群众生活,准备去安大村慰问老党员吴登荣。到高金公路老堡关处,受凝冻影响,车辆不能前行,便步行去吴登荣家。”永温乡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杨启成回忆道。
途经村福利院时,李彬进去看望老人们,并嘱咐在场的乡村干部要及时为老人们准备些生活用品。从福利院出来,在凝冻路面上艰难行走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吴登荣家,得知他家有沼气灯照明,燃煤准备较充足后才放心离去。
“福利院孤寡老人的衣食冷暖牵动着李彬的心。第二天,他就带着乡社会事务办职工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给福利院送去了800斤大米、1000元钱的猪肉以及越冬的棉被、煤炭、衣物等。”杨启成说。
在另一户村民杨发先家中,李彬发现瘫痪在床的杨发先铺盖单薄,立即叫上村干部给老人送去一床新棉被。晚上10点,他回到乡政府,稍作休息后,随即参加乡救灾调度会。
“腊月二十九早上,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李彬和大家一起到高金公路上除雪凝。冰天雪地里,只见他浑身冰水泥浆,手上、脸上多处红肿,双脚已被雪水和工业盐水浸透。我劝他休息一下,他执意不肯。直到中午一点吃饭时,我看他一直埋头苦干,都没放下过铲子。”永温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江平告诉记者。
“前些日子,他给我打电话,说手上磨出了泡。我还和他开玩笑,说他缺乏锻炼。”李彬的妻子杨春秀心疼地说。
“2月3日,李彬同坤建村村委会主任丁志伦去哨上组慰问。由于路滑,汽车一下子冲到了沟里。李彬和同行的人员顾不上伤痛,合力把车推出沟。同志们劝他回去休息,他坚持把救灾物资送到了农户家里。”永温乡乡长艾彊告诉记者。
走进李彬在永温乡的宿舍,这是一间仅6平方米大小的屋子,一床、一桌、一椅,分外简陋。枕头边放着一把手电,床头柜上放着一盒还没拆开的方便面。掀开被褥,脚边有一个装满水的1.5升芒果茶塑料瓶。
“乡里受灾后持续停电,晚上零下三四度,最冷时零下七度。拿个瓶子灌上热水,可以焐焐脚。”永温乡纪检监察室主任简兴宇摸一摸变了形的瓶子说,“开水烫的。”
“李彬书记是夜里抱着瓶子睡,饿了吃口方便面。”简兴宇动情地说。
自抗灾工作开展以来,李彬已经20多天没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了。他的妻子在县残联工作,也忙着抗灾,5岁的女儿只好寄养在亲戚家里。他忙得连换洗的衣服都是请驾驶员到自己家取来的。
“他已经非常疲劳了。”艾彊说,“后头的几天,李彬老说自己头晕,其实这已经是脑溢血的先兆了。”
然而,李彬自己似乎仍浑然不觉。就在除夕前一天的2月5日,李彬还徒步6个多小时,走了15公里山路,到安大村蚂蟥箐组的郑州德家中送慰问物资。
“这么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李书记经常来看我们,不光给我们送来大米、猪肉、油、棉衣、棉被,看到厨房里没水了,他提上桶就去山坡上的水窖打水。我们感冒了,他立马去乡卫生所给我们买来了药。”在安大村福利院,说起李彬,双目失明的张天福、周乾明两位老人,不住地用拐杖杵地,哽咽连声。
忠于职守,勤奋好学,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李彬学习刻苦,特别执著。他性格沉稳,一点也不张扬。但是有一次,他却对我和几个同学发了火。”李彬的高中同学、花梨乡副乡长廖国英告诉记者,“上高中期间,一次晚自习,教室停电了,李彬点起煤油灯继续做作业。我和几个女同学在教室玩。过了一会儿,李彬突然站起来,对我们说:‘你们在这儿疯,对得起父母吗?’一下子,我们几个面面相觑,赶紧点起煤油灯学习。”
1995年,李彬从贵州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开阳县冯三镇司法所工作。十多年来,他扎根基层,逐渐锻炼成长为一名党的优秀基层干部。
“工作中,他刻苦钻研业务,一有空就翻阅档案卷宗,查阅相关法律文书,向所里的其他同志虚心请教。一本《公证律师学习资料》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掏出来学习。”曾经与李彬同事过三年多的冯三镇司法所所长王应学告诉记者,李彬在冯三镇司法所工作期间,该所只有他们两人。由于司法所文书档案资料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成效突出,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司法局先进基层所。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李彬参加工作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能够独立办理案件了。1995年至1998年,李彬在冯三镇司法所工作期间,平均每年独立办理案件45件以上,接待来访群众260余人次,办理案件占全所的65%以上。
“李彬忠于职守。在他心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王应学告诉记者,1996年4月,冯三镇双山村两家村民因为坟地发生纠纷,两家都喊来数十人到坟地现场,并拿着镰刀、锄头等器械,一场群殴一触即发。镇里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李彬赶到事发现场。李彬没有害怕、没有退缩,直奔对峙人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双方握手言和,成功地化解了纠纷。
“李彬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朋友,还是我的同事。”花梨乡司法所所长赵国权告诉记者,“1999年3月,李彬任花梨乡司法所所长。6月份,我到司法所工作。由于我不是学法律的,业务不熟,李彬就手把手地教我。”
“李彬工作中总是做的比说的多。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不太会说,但工作一定要做好,把平凡的工作做好,让群众满意就行了。’”赵国权说,李彬在花梨乡司法所工作期间,狠抓普法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改变了该乡长期以来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集体访越级访多的局面。
“要是没有李所长,我被拖欠的工资不知要拖到哪年哪月啊。”花梨乡中火村村民胡克勇告诉记者,1999年6月,他多次追讨务工工资没有结果,便来到乡司法所找李彬给他出主意。了解他的情况后,李彬说:“你的官司我接。司法所也是群众的法律服务所,看你目前也困难,我就免费当你的代理人。”在李彬的帮助和多次协调下,胡克勇终于拿到了被拖欠的5000多元工资。
冯三镇、花梨乡两个司法所的基层工作经历,使李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他兢兢业业的工作,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
开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任县政法委书记的陈定才告诉记者,2002年,县政法委准备从基层选调3名同志充实力量,便首先想到了李彬。
“在县政法委工作期间,李彬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水、擦桌子、搞卫生,从不嫌累。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更是常有的事,而且从不计报酬、不争名誉。”与李彬一起在县政法委工作过的张仕禄告诉记者,李彬勤奋好学,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学习。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涉法涉诉上访接待,由于他业务强、懂政策,又非常热情真诚,他接待的上访人员无不心服口服。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07年1月,李彬被任命为永温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彬上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乡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简兴宇告诉记者。
因为没有先例,李彬带领各村干部和相关部门人员前往开阳县冯三镇堕秧村取经。“这个村这项工作开展得早,有经验。李彬书记问得非常详细,每个细节都深入了解,并认真做笔记。回来后,亲自设定了方案。”简兴宇说。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这是老百姓对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形象说法。据介绍,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推行以来,他们已为群众代理了3370多项事情,深受群众欢迎。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是我们的工作,李彬书记有时候还亲自做。”永温乡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尹龙琴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去年9月28日中午,李彬从办公室出来,突然遇到一位老大娘在大门口欲言又止,他随即询问老人有什么事,并将其领到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李彬为老人倒了一杯热茶后,耐心听起了老人的介绍。原来,她是坤建村哨上组村民廖福群,已经76岁高龄。她想申请办理丈夫死亡抚恤费手续,由于家离村委会有4公里,而且年龄大、不识字,不知到哪办,好不容易拿定主意来找乡政府。听明来意后,李彬顾不上吃中午饭,迅速拿着相关证件跑劳保所、村委会,及时帮廖福群老人办完了相关手续。老人感激地说:“小兄弟,你叫哪样名字,你是大好人啊!”李彬面带微笑地说:“老人家,我是乡里的办事员,这点小事,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要放在心上。”
“李彬书记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每一个信访件,他都亲自过问,亲自办理。”尹龙琴告诉记者。
去年7月,安大村新坡组部分群众到乡纪委反映村里退耕还林花椒苗补助款没有足额发放一事。李彬得知后,冒雨带领相关部门人员深入安大村调查了解。途中几棵大树被风刮倒横在路上,车辆无法前行。有人说天下着雨,路又滑,干脆改天再去。李彬当场表示反对,他说:“群众来找我们,说明信任我们。我们就要尽快处理好,否则可能造成越级上访、群体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党委、政府形象,拖不得,一定得去。”他的真情打动了其他人,大家冒着雨、踩着泥,步行了3公里路,走访了10多户群众,了解清楚事实并作了妥善处理,饿着肚子回到乡政府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
严于律己,作风正派,铸就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丰碑
“李彬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没有不良嗜好,为人正派。”这是接触过李彬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
“李彬去世后,我非常怀念这位好战友,暗地里哭过好几次。”永温乡党委书记许忠动情地说。他用五个“非常”总结李彬的为人:非常有原则,非常敬业,非常有爱心,非常廉洁,非常谦和务实。
许忠告诉记者,去年11月,永温乡举行第七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李彬接到群众举报某村干部欲拉票贿选。他顾不上周末回家,立即展开调查。当事人两次请他吃饭,都遭到他严词拒绝。最终,这个村的换届选举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得以顺利完成。村民交口称赞乡纪委书记处理问题果断、公正。
“哥哥从小就疼爱我、迁就我,什么事都依着我。但违反原则的事,他坚决不干。”李彬的妹妹李朝蓉哽咽着告诉记者,她在开阳白马磷肥厂工作,有一部做生意用的货车。凝冻最严重的时候,买不到柴油,车子没法拉货,就找到李彬,想让他利用关系在乡里的加油站搞点柴油。“他不但不给,还批评我,说:‘我满足了你,别人怎么办?’”
李彬的二哥李朝林告诉记者,李彬在花梨乡司法所当所长期间,有一次,他的大妹夫“惹了祸”,大妹和二妹在街上和对方大吵大闹起来,不少人围观。李彬知道后赶了过去,当场制止她们,并对她们进行了批评教育。“事情已经交到派出所了,就让派出所处理吧。你们不要瞎闹!”围观的人看到李彬如此讲原则,都深感敬佩。
“在开阳,乔迁新居是一件大事。按风俗,需要好好庆祝一番,俗称‘燎锅底’。去年年底,李彬家乔迁新居,他没有通知任何人,悄悄地搬了家。同事们事后知道,想去庆贺,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简兴宇告诉记者,李彬夫妻俩工资收入一般,结婚时,住房是父母给他们解决的。去年年底,他们在县城安了新家,大部分钱都是向亲戚借的。
“李彬平时非常节俭,我们都叫他‘老抠’。”许忠告诉记者,去年5月,李彬参加中央纪委、监察部杭州培训班,临回来的时候,他想给妻子买条围巾。他看中了一条,一问价钱100多元,他舍不得买,最后买了一条20元的。
李彬的妻子杨春秀说:“有一次,我和李彬上街,想给他买件像样的外套,李彬一看价钱,500多元,坚决不要,最后买了一件100多元的。”
“李彬对自己抠,但对老百姓,他大方得很。”许忠告诉记者,李彬经常自掏腰包,几十元上百元的,他都毫不犹豫地接济贫困群众。
“李彬为人厚道,甘愿奉献,这从小事上都能看得出来。”张仕禄告诉记者,2003年12月,李彬在县政法委工作期间,一次,他到街上为单位买几百斤煤。搬运工用板车将煤运到单位门口后,李彬便和搬运工一道,一袋一袋地将煤搬上了三楼的储藏室。当李彬淌着汗,脸上黑一块花一块地到办公室为搬运工打条子领钱时,一些同志笑着说:“不是全包给搬运工了吗,你去帮他的忙,何苦呢?”李彬憨直地笑着说:“力气用了力气在,帮他一把也没什么关系。”
“李彬从小就乐于助人。”张开翠,李彬的小学老师,一开口就泪流不止。她回忆道,有一次她看见李彬衣服打湿了,很生气。“我就批评他,你怎么这么顽皮啊,生病了怎么办?”李彬没吭声,后来还是同学告诉她,李彬趁中午休息时,给街上一位孤寡老人抬水去了。
据李朝林、李朝蓉兄妹回忆,李彬在县城上高中时,先是租房在外面住,李朝林给他置办了包括被褥、脸盆、餐具等全套生活用品。“后来,李彬提出到我家住,我去给他搬家,发现东西都没了,他说全部捐给贫困同学了。”他从贵州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毕业时,李朝蓉去学校帮他搬东西,结果被褥什么的都没有了,他全部捐给麻山地区贫困群众了。“我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当时很不理解。”李朝蓉哽咽着说。
走进李彬的办公室,一本台历永远定格在了二月。桌上放着两副沾着泥巴的线手套,一本还没有拆封的挂历静静地放在茶几上。“这是乡里自己制作发给每位职工的,上面有对全家的祝福语。李彬书记还没来得及拿回家。”简兴宇说。李彬喜欢养花,但记者发现,由于冰冻和无暇顾及,大部分花都枯萎了,惟独一盆兰花含苞欲放,透出一种淡雅的清香。“这不正是李彬书记的精神写照吗?”简兴宇喃喃地说。
“李彬同志是这次‘抗凝冻、保民生’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全市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在抗灾救灾中,全市共成立党员突击队993支,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14951个,参与党员87710人,救助群众72.6万余人次,发放慰问金以及慰问物资970万元,真正成为了群众的主心骨。”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告诉记者。
李军动情地说:“李彬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严于律己、作风正派的精神风貌,在这次‘抗凝冻、保民生’工作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正是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大力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抗凝冻、保民生’工作才能够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全市没有冻死一个人,没有饿死一个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李彬简陋的宿舍,一支刚刚燃烧了一半的红蜡烛,静静地矗立在床头,一如李彬刚刚走过的34岁生命历程。
“是你用生命的烛光啊,将这个冬季燃亮;是你用三十四根蜡烛的热量,将冰雪融化,谱写了献给春天的诗章。”当地群众把最真挚的情感、最美的语言献给李彬———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李彬同志,人民永远怀念你!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