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胡锦涛、温家宝去基层考察吃啥
逢年过节,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走出中南海,与基层群众共度佳节。2004年以来,胡锦涛和温家宝已连续5个春节放弃与家人团聚,与民同乐。这是全国人民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事。
民以食为天。平民百姓家来了客人,谁不拿出最好的食品盛情款待?个人如此,大概公家也是这样。瞅瞅各地的饭店酒楼,哪天不是高朋满座,哪里不是饭盈菜丰。到底谁在用餐?有的是招待上边来的考核组、检查团,有的则是招待友邻地区、友邻单位的“观摩组”“取经团”等等。
公务招待,公家买单,大部分人想把饭菜置办得丰盛一点、体面一点、排场一点,一则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二来表明“地主”的热情。就连基层来了客人,还使尽浑身解数,深恐因礼数不周、慢待来客而造成“负面影响”,千方百计让人家吃好喝好玩好,明明在食堂吃就行,一些地方还要请客人到酒楼吃顿“便餐”;明明一两个人作陪就行,可能也拉着浩浩荡荡的“陪酒班子”;酒要好酒,菜要好菜,什么贵点什么,什么鲜点什么、什么奇点什么,吃饱喝足玩开心后,还要“不成敬意”,给客人带点“土特产”。
那么,胡锦涛、温家宝到基层考察调研,基层怎么招待?读者朋友不会不感兴趣,可能会存在种种猜测。我想,对基层来说,八成也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那就让我们看一看胡锦涛、温家宝吃过的两顿饭。
先看胡锦涛考察时吃了啥。在西柏坡纪念馆,陈列着一张珍贵的饭费收据,交费单位是胡锦涛,项目是5日至6日餐费,总计30元。这就是胡锦涛刚任总书记时,2002年12月到西柏坡考察时留下的。这30元钱能吃到啥?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其他同志当时吃的一样:葱花炒鸡蛋、炒豆腐、烤红薯、蒸南瓜、煮花生!还有,
再看温总理这次在宁波吃了啥。
看看吧,别说招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是我们普通百姓平时自己吃的啥,待客吃的啥;再看看各级官员平时自己吃的啥,待客吃的啥。我想,胡锦涛、温家宝考察时吃的饭,比某些官员迎来送往吃的要“寒酸”许多倍吧。胡锦涛、温家宝吃了这样的饭,因为没搞特殊化,因为走进人民中间,所以不但不觉得掉价、不觉得有失身份,还其乐融融。
吃饭,可以吃出好作风、好形象、干群鱼水情;也可以吃掉好作风、好形象、干群鱼水情!这就要看招待者、被招待者如何对待吃饭这个问题,更要看怎么吃,而且不是单方就能解决的。如果遇到胡锦涛、温家宝这样勤俭节约、不讲究吃的被招待者,招待者瞎讲究的话,能不遭到批评、遭拒绝、遭教育吗?可是,万一遇到“讲究吃”的被招待者,招待者不讲究的话,能有好果子吃?当然,招待者、被招待者若都“讲究吃”,两者相遇更不得了。
官员下基层考察,不能人人带着锅下乡。吃饭问题不可回避,它说大不大,说小着实不小,不仅能看出是否盲目攀比、损公肥私、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还关系着是否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身作则,更关系着党心民意,不可小视。胡锦涛、温家宝的两顿饭,让谁感到脸红?请各级官员看看吧,当你考察调研准备用餐时,能否想一想:自己进过几次职工食堂,到底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