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前沿 > 他山之石
永嘉:"非遗+清廉"推动廉洁文化出彩出新
作者: 来源:宣传教育室 发表时间:2025-08-14 浏览人数: 分享到:

“为了去掉它釉面、坯土上的拙味,保留素雅之美,我们要将青瓷烧到1300℃以上的高温,只有经受过高温烧制,瓷面才能光滑细腻、釉色亮泽。”这个七月,永嘉县新发展党员代表来到了三江街道瓯窑小镇体验“清遗”技艺课堂,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下感受非遗魅力,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永嘉共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6项,拥有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蕴含着丰富的廉洁因子。近年来,永嘉县纪委监委依托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本土非遗技艺中的廉洁因子,推动非遗技艺和廉洁文化相互渗透、交相辉映,通过构建“县纪委监委督导+镇(街)组织推动+社会共同参与”模式,打造“非遗清韵”线路,做深做实“非遗+清廉”融合文章,赋能廉洁文化出彩出新。

瓯瓷淡青如玉润,清正廉洁入人心。瓯窑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制作工艺与廉洁精神内涵紧密相连,是群众廉洁文化的“活载体”。瓯窑特有的灰白胎土需经12道淘洗工序,去除杂质方显如玉质地,恰似党员干部需时刻涤荡思想尘埃;经高温熔炉而成的秘色釉裂,更是诠释瓯窑瓷器“宁碎不伪”的特质,其“火中取真”的锻造过程,恰似党员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的清醒坚守。该县三江街道依托坦头窑遗址打造的瓯窑小镇,成为集中展示瓯越文化的特色地标。如其开设的瓯窑制作体验活动,将竹子、莲花、荷叶等清廉元素融入制窑手作中,不仅让探访者感受到瓯窑文化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紧紧围绕“非遗+清廉”融合思路,溪下马灯戏展演就是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与廉洁文化有机融合的示范点之一。在该县溪下乡,唢呐、大号、二胡、锣鼓钗钹齐上阵,锣鼓喧天,12名“00后”小演员身着传统服饰,点亮系在腰上的马灯,状如骑马,伴随着鼓乐变动着阵法和脚步,来回穿梭奔跑,犹如骏马奔腾,令人目不暇接。走马灯用花鼓、绍兴调与永嘉方言进行演唱,内容既幽默风趣又不乏教育意义,如小戏《家风》通过乡音俚语、野趣嬉戏的方式,讲述永嘉民间“耕读传家 义利并举”的家风家训故事,形式生动活泼接地气,让廉洁文化插上非遗的翅膀传播给广大群众,种下崇德尚廉的种子。

此外,县纪委监委以“一镇一品”为切入点,充分调动职能部门和民间非遗传承人的力量,开辟廉洁教育新路径。多部门联动开发的“非遗+廉洁”体验包,将永嘉本地非遗项目制盐、瓯绣、乱弹、木雕、米塑等融入清廉文化内涵,让群众在非遗技艺体验中感受“清、慎、勤”的古老智慧,已吸引327批次党员干部参与实践。同时,县纪委监委结合非遗文艺演出等,打造原创昆剧《监察御史徐定超》,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创排《张协状元》等传统大戏10余本,创作清廉木雕69组,乱弹曲目7段,推动“非遗+廉洁”走进社区、走进村居,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入干部群众,厚植清廉理念,共树文明新风。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非遗+清廉’建设广度和深度,讲好廉洁故事、传播廉洁声音,持续推动全县党风政风民风向善向上。”永嘉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温州市纪委监委